找到相关内容747篇,用时14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建立阿陀那末那

    建立阿陀那末那  单培根  一般人认为一个人从生至死是一个我,这身体是我,这心思是我,或者说身体心思是我所。许多人认为死后断减了,这是有我而断。许多相信有前世后世的,认为前生今生后生是一个我,...世界观问题的说明,于是以此与世间一切法建立相互因果的关系,用能藏所藏为说,丰富了阿赖耶识的含义。同时又分出了末那,把阿赖耶识作为我爱执藏,是末那我爱之所执。阿赖耶识既赋与新的充实的重要的意义,也就提升...

    单培根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070065383.html
  • 唯识学与现象学中的“自身意识”与“自我意识”问题

    末那”看作是第六“意识”的“意根”。   就第六自身而言,它又被分为“五俱意识”和“不俱意识”两种。与前五同时俱起(发生)的意识便是“五俱意识”。它也被称作“明了意识”,因为实际上前五的基本...首先把要分析意识的最后二,而后再来考察意识的整体。   接下来是第七末那(Manas)。它与第六同名,所以前人在翻译时采取音译,以有别于“意识”。我们也可以按《瑜伽师地论》卷六十三的说法,...

    倪梁康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02646601.html
  • “八大心王”的深层心理学

    耳识;其他鼻、舌、身、意四根对香、味、触、法四尘所生的,就是鼻、舌、身、意四。还有两个心王,是末那和阿赖耶识。第七末那,义为‘我执’,相宗称为‘染净依’,是专事传导输送的。相宗有一熟语:‘弟兄八个一个痴,其中一个最伶俐,五个门前做买卖,一个往来传消息。’往来传消息的就是这个第七。其中‘一个痴’就是‘第八’,它是含藏识,不问好与坏,只要由第七传来,就都储藏在里面了。五个门前做买卖的...

    元音老人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83046344.html
  • 论述唯识学三能变思想(2)

    Asamprajanya),不正知即是邪知,误解世间法及出世间法,破坏佛教真理。《成唯识论》卷六称:  云何不正知?于所观境,谬解为性,能障正知,毁犯为业。[122]  (4)、别境心所  在五个别境心所中末那只是与...何地,任运恒缘自地藏识为自内我。所以在《唯识三十论颂》说:“随所生所系”。[123]  阿赖耶识为三界五趣总报的果体,是轮回的主体,以业力的牵引,在三界九地、四生六道中流转。此第七末那以第八阿赖耶识为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035155698.html
  • 怎样理解“转识成智,即身成佛”?

    等等)及与之相应的物质环境,在那里,精神(心)和物质(色)的运转频率相符,便如磁极,相互吸引,呈现特有的状态。有情由于受到眼、鼻、舌、身、意的限制,使认识和感知水平停留在一个固定的层次上,而末那中的“...种子)深藏在人的阿赖耶识之中,而被眼识、耳识、鼻识、舌识、身识、意识以及末那中的“我执”所产生的“五障”——贪、嗔、痴、我慢、我疑所蒙蔽。只要进入破“我执”的三摩地(八定),就可将深藏的佛性智慧开启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125976680.html
  • 赵朴初答:这种说法,只能说明我们主观对客观世界的反映,并不能说明唯识的道理,因为照唯识家的说法,也必须先有外界事物才有相分,有了相分,才有见分,换句话说,仍然是根境相合才有识的发生,根与境都是离开而存在的,倒是不能离开根境而存在。

      赵朴初答:唯识家主张六之外,还有两个--第七末那(mana)和第八阿赖耶识(qlaya)。末那意译为"意",是第六意识所依之根,它有一个单纯的作用,就是恒常不断地执持"我"的思想。...。阿赖耶藏的种子有两类:一是名言种子,"名言"用现代语说,就是概念。我们前七所见闻觉知的东西留着印迹于阿赖耶识上面,用唯识家的术语,这叫做"薰习",好象用香薰衣服,衣服便留着香气那样。薰习所成的便是...

    赵朴初

    |佛教常识问答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7/07/06594410802.html
  • 让我们的阿赖耶识充满佛号

      转自阳光师姐博客 http://hi.baidu.com/%D1%F4%B9%E2%CA%A6%BD%E3   下意识就是佛法里说的第七末那),第八是藏识(阿赖耶识)。末那识被俗称为...十几年、二十几年形成的习性可以下个决心、参加几次法会、念几部经就可以消除了,结果戒邪淫效果不好又对佛法产生了动摇,修学出现懈怠。   那么如何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使第七末那)搬运大数目的佛号进入...

    佚名

    |邪淫|戒淫|念佛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12/00044295949.html
  • 陈鹏释译:唯识四论(4)

    障碍。此时的第六意识已是清净圆满的智慧,可以透观大千世界的一切奥妙。  原典  次前五曰第六。依意根[注释:意根:第六意识的根源,拽第七末那,因末那是「意」,故名「意根」,犹如眼根、耳根等。...一千小千界为一中千世界,一千中千界为一大千界。佛教常用大千世界比喻佛国乐土。]。  译文  第七末那,此称为「意」,意思是思量。此是第六意识的依据,所以称为意根。末那也可以叫意识,因为「意...

    陈鹏释译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45450004.html
  • 无意识与阿赖耶识——佛教心理学与精神分析学之一

    系统(眼、耳、舌、鼻、身),后三属于高级心理系统,分别是意识、末那、阿赖耶识。这里的意识系统与精神分析学中的意识基本是属于同一概念,即人自身可以认识到的心理活动。而阿赖耶识有类似于无意识之处,但也...末那。但是末那与前意识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。以唯识论者看来,阿赖耶识实际上不属于个体,因为阿赖耶识包罗万象,不仅是思想的源泉、业力的处所,甚至是山河大地的产生者,而个人在这里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呢?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002658520.html
  • 认识我们的心

    是眼识、耳识、鼻识、舌识、身识、意识、末那、阿赖耶识。此中的末那,是一个自我执著的中心,而阿赖耶识,是宇宙万法的本源,这是唯识学最精微的部分,我们在此只能就粗浅的地方略说,精微部分是专门研究者的事。   在心的八个层次中,前五是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五种感觉器官,第六意识是我们心理活动的综合中心,第七末那是自我执著的中心,第八阿赖耶识储藏万法种子,宇宙万法即由此生起。现在我们按顺序来分析...

    于凌波居士讲述

    |大圆满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6/07/2124204899.html